我国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为8.9%-21.4%,近年来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,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、学习和工作。患过敏性鼻炎的人,清鼻涕多如滴水,鼻子奇痒难忍,鼻塞、喘不过气来,头昏脑胀,虽然不是什么大病,但却苦不堪言。


病因病机

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发作的内因是正虚,而外邪侵袭鼻窍(风寒侵袭、气候突变或异气、异味刺激等)是重要诱因。其中正虚主要体现在以肺、脾、肾之虚损为主,关键在肺,根本在脾肾。肺为鼻窍,脾主后天,肾主先天,意思是说:鼻鼽表现在肺,然而其根本却在脾肾。因此若脾肾虚,则不能濡养,温煦鼻窍,此时外邪侵袭,水湿上犯鼻窍,诱发鼻鼽。病情表现以寒、虚为特点。

肺主宣发,外合皮毛, 皮毛位于体表, 是人体抗御外邪的屏障, 皮毛的御邪作用是由肺输布的卫气来发挥的。故风寒之邪侵袭人体, 常由皮毛犯肺而致病。鼻为肺之上窍,“肺气通于鼻,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。”过敏性鼻炎的病因主要为肺气虚弱,卫表不固, 风寒之邪乘虚而侵入鼻窍,正邪相争,肺气通降失调,津液停聚,鼻窍壅塞,遂致喷嚏流清涕。
此外,鼻为肺之窍,是呼吸出入的门户,而鼻又位居中央,当属脾土,肾络通于肺,为诸阳之根。
肺主气,司呼吸, 五行归属为金,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, 五行归属为土。土生金,即肺脏所敷布的津气,要靠脾之健运,水榖精微的不断充养。肺要完成其司呼吸之功能, 要依靠肾之纳气来协助。肾气充沛,摄纳正常, 呼吸之气方可由肺气肃降而下纳于肾,肺和鼻才通和。
肺气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,肾气的温养。脾虚则脾气不能输布于肺,肺气亦虚,而肺气之根在肾,肾虚则摄纳无权,气不归元,风邪得以内侵。故鼻鼽的病变在肺,久则伤及脾肾。

三伏贴

过敏性鼻炎人口多 三伏贴增强免疫力
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*的特色*,其中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中“长夏胜冬“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,尤其对于一些冬季容易发生而加重的疾病,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机体抗病能力。

夏季“三伏天”正是一年之中较为炎热之时,同气相求,人体阳气隆盛,皮肤松弛,腠理开泄,毛孔开张,经络开放,血流畅通,此时在体表穴位进行药物贴敷,有利于药物的吸收,气血随着经络到达病变部位以驱散体内寒积,故为冬病夏治的较佳时机。
中医大多以中药调理和穴位三伏贴的方式替过敏体质患者治疗。三伏天穴位敷贴,是运用「冬病夏治」的治疗方式,针对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,例如气喘、过敏性鼻炎与咳嗽等,在即将到来的三伏天治疗过敏性鼻炎是较好时机。

三伏贴治疗的作法是将调配好的药物贴在穴位上,透过皮肤的吸收达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,可扶正祛邪、增强身体免疫力,以及减少冬天发病次数。

过敏性鼻炎敷贴位置

根据过敏性鼻炎不同证型,确定其病及肺脾肾各脏,通过穴位贴敷肺俞、脾俞、肾俞,可调节脏腑机体之阴阳,振奋阳气,固护皮毛。
肺虚感寒型选穴:肺俞、风门、合谷
肺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穴,是肺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,为治疗肺系病证之要穴,能调理肺气、通利鼻窍、益气固表;风门为膀胱经穴,能祛风散寒、理肺透窍;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,肺与大肠相表里,此穴善解表邪和头面诸疾,为治疗本病之要穴。
脾气虚弱型选穴:脾俞、足三里、大椎
脾俞可益气健脾补肾;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,健脾和胃,培土生金,能补益气血,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,刺激本穴能增强机体免疫力,增加体内非特异性体液免疫物质;大椎属督脉穴,为诸阳之会,具有宣阳解表、理肺祛邪之功。三穴配伍,以脾俞为治病之本,足三里助脾俞以补气血而扶后天之本,大椎散寒祛邪直中病症。
肾阳亏虚型选穴:肾俞、百劳、定喘
肾俞补肾纳气,使用温性药物贴敷能温补肾阳,加强正气驱邪外出;百劳乃治疗诸虚劳损要穴,本病病程较长致损伤肾阳,故必选用治劳要穴 百劳,以补虚扶正;定喘为治疗哮喘、过敏性鼻炎一类因肺气上逆引起的呼吸性疾病的经外奇穴。三穴配伍,以肾俞为治病之本,百劳加强扶正,定喘祛除喷嚏连作之标证。

三伏贴,贴敷注意事项

1、敷贴药物应现配现用,不宜久置,以免气候炎热使药物发生变质失效。
2、敷贴当天不宜游泳,洗澡时水温适宜,不宜用凉水洗澡,不宜用肥皂搓洗,忌擦背,勿淋雨水。敷贴期间敷贴穴位较好不接触生水,以免影响*。
3、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、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,不影响*。
4、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、灼热、疼痛感觉时,应立即取下药膏,禁止抓挠,不宜擅自涂抹药物,一般可自行*。
5、若皮肤出现红肿、水泡等严重反应切忌用手抓,以免引起皮肤破损而发生感染,如出现感染,可口服抗生素。有水疱时可用消毒针刺破,外涂 0.5%碘伏或金霉素眼膏,避碰生水。现象严重者需及时皮肤科就医。
一般三伏贴要避开阴雨及大风天气,较好选择阳光明媚,温度较高的日子贴敷。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,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,不吃肥甘厚腻,生、痰、湿食物,忌食海鲜、虾等食物,以免影响治*果。
温馨提示
冬病夏治是一个时间稍长的治疗过程,
一般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,
但多数患者*年就可以见到效果,
每年夏天初伏的*天开始治疗,
以后每十天一次,
一年治疗四次,
直至整个伏天结束。
今年“三伏贴”分4次,
每10天1次。
*次:初伏7月17日
第二次:中伏7月27日
第三次:中伏加强8月6日
第四次:末伏8月16日
望新老患者互相转告,
抓住今年“三伏”的治疗良机。
敷贴地点:
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一楼国医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