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(7月17日)入伏了,较热的时期开始了,虽然三伏天酷暑炎热,但这也是体内寒湿较容易驱逐的时期,中医冬病夏治的“三伏贴”在这方面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。有未病先防需求者可到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医馆进行贴敷。
冬病夏治,预防治疗抓住好时机!
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*中的特色*,它是根据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中“春夏养阳”、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中“长夏胜冬”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。是中医学“天人合一”的整体观和“中医治未病”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。
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者在冬季容易加重,以及在其他季节受凉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,如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慢性鼻炎、咳嗽等,这些疾病多为寒邪致病,与人体的阳气不足有关。
常用的治疗方法:
包括穴位帖敷(三伏贴)、针刺、艾灸、药物内服等。
具有调节人体肺脾功能,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,从而达到益气温阳,散寒通络,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。

实践证明效果良好,尤其以三伏贴较受关注。而三伏贴也因经济、方便、*有效、老少皆宜等优点,被越来越多注重养生的人所重视。
三伏贴为什么治疗冬病效果好?
“三伏贴”即三伏穴位贴敷,是传统中医理论中一种顺应四时特性的内病外治*;在一年中较热的时间(即“三伏”)采用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;此时人体腠理疏松,经络气血流通,药物渗透力与吸收率高,可驱散人体寒邪,达到疏通经络、平衡阴阳、调和脏腑的功效。
利用中药贴敷在相应穴位,扶助人体阳气(正气),从而大大提高人体免疫力,能够很好地治疗一些反复发作性及过敏性疾病,起到治疗强身的双重功效,事半功倍。
昨天已经是7月17日头伏*天
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较好时机,天时不可错过,错过再等一年!
三伏期间:记得不吃寒凉食物,拒绝一切冰镇饮品,坚持热水泡脚,经络按摩,按时睡觉不熬夜,多喝热水。有冬天易发作的呼吸系统疾病、颈椎腰腿痛疾病可抓住三伏天,做好冬病夏治理疗工作,如三伏贴、三伏灸、中医汤药等。
珍惜这短短40天,还自己一个好身体!
什么情况可以贴三伏贴?
1、呼吸系统疾病
慢性咳嗽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心病、肺气肿、反复感冒、过敏性鼻炎等;
2 、妇科疾病
月经失调、慢性盆腔炎、痛经、产后头痛、带下病等;
3、 骨关节疾病
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膝关节炎、风湿、腰肌劳损、强直性脊柱炎等;
4、小儿疾病
消化不良、厌食、体虚易感、遗尿、小儿哮喘、体虚感冒等;
5、消化系统
虚寒性胃痛、慢性肠胃炎、腹泻、消化不良等等;
6、亚健康人群
体虚容易感冒,免疫力低下,容易过敏,平常虚弱多病体质偏寒的人群,也可以贴服三伏贴,实现预防疾病,固本强基的目的。
强基固本 有病治病,无病预防
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较高又潮湿的时期,因伏天阳气旺盛,可于此时乘势祛除体内久伏之寒邪,以*由寒邪引起的各种疾病,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病症,从而促进其*。
此时间段治疗,具有补气助阳、扶正祛邪的功效,从而达到天人合一,实现有病治疗,无病固本的目的!所以,如果有贴敷需求,这样一年一次的机会,一定要抓紧!

三伏贴的注意事项
1、尽量保持涂药处的干燥,可以吹空调,但是温度一定要适中,不要对着空调的冷风吹。
2、在贴敷期忌食生冷、油腻、辛辣的食物。
3、不要吃高蛋白、虾蟹类海鲜。
4、贴药当天不能游泳,4~6个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。
5、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患者,敷药后如有灼热疼痛感觉,应立即取下药膏。
特别值得提醒大家,三伏敷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有效药,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,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,不要盲目减药、停药。
今年的三伏什么具体时间?
三伏贴是在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时候来进行贴敷治疗。
2018年“三伏贴”具体时间
初伏时间: 7月17日- 7月26日
中伏时间: 7月27日- 8月5日
中伏加强: 8月6日- 8月15日
末伏时间: 8月16日- 8月25日
三伏贴如何贴?
疗程:
头伏、中伏、末伏各贴敷一次,即7-10天一次,连续三次。
也可根据需求,增加强基贴及固本贴。
即头伏前十天开始敷贴,末伏后十天加敷一次,共计五次;
详情情况医生会根据个人体质决定。
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贴敷特色:
吴门名医亲自贴敷, 对药物研制、贴治方法、穴位选择、 时间要求以及综合治疗上有了更为充分的理论支撑和*保障;高效,经济!
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
三伏贴开诊时间
2018年7月17日--8月25日
选择在初伏前几天贴敷,被称为强基贴。所谓强基,即在头伏前几天进行一次贴治,按照中医五行生克原理,进行“培土”,起到强实基础、提升*的作用 。所谓固本,即在三伏后10天进行一次贴治,按照中医五行生克原理,帮助“生金”,起到固护正气、强化*的作用。因此,“强基固本三伏贴”,三伏五贴更加科学,*倍增。
贴敷地点:
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一楼
国医馆